烹飪之道亦是是管理之道
[日期:2008-10-02 ] |
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 作者:佚名 |
|
煮東西吃,大抵也是講學問的。據(jù)《二十五史》武英殿本里記載商朝的伊尹,原本是個陪嫁男,陪嫁女聽的多,沒聽說過陪嫁男,陪嫁男就是陪著女主人嫁到夫家做下人,相當于奴隸?蓜e小看這種奴隸,在中國古代這種陪嫁男里面可是出了兩個宰相,那時侯可能叫正卿,總之是一人之下,全國民之上。其中一個是秦穆公年代的宰相百里溪,一個是商湯王時代的宰相伊尹。伊尹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賢相,伊尹取得宰相之位靠的烹飪之道。
商湯王被當時的軍事,政事所煩悶,飯欲不振,急燥地踱來踱去。這時,奴隸伊尹呈上粥,湯王一喝,太淡了,更換后,又覺的太咸,再換又太凍,再再換又太熱了。湯王火了,要怪罪。這時伊尹說:“吃東西要不咸不淡,不燙不涼,才好吃,做事情也是要不急不燥,不慍不火,不操之過急,也不能松弛懈怠,只有恰到好處才能辦好,大王你這樣急和燥那能辦好事情呢?”湯王被他的不凡語言所驚動,一經(jīng)交談,才知道他有經(jīng)天緯地的才干,立即拜他為治國的宰相。這個故事就是伊尹用烹飪之道來陳述治國之道得宰相。
有一次,我做下屬跟老板去談一個建筑業(yè)務。對方業(yè)主把自己的門面功夫做的很宏大,把自己說成巨富,說資金沒問題,但經(jīng)過我的觀察,并不以為。于是對我老板說:“對方只是一般的小商家,不是很有本錢!崩习鍐枺骸皠傄娒,你為什么這樣說呢?”我說:“你看電視上的領導人,走路都是不快不慢,說話都是不急不燥,表情都是溫和中庸,這樣才是大領導,有實力。你看對方,言語動作那么大,表情和口氣變化豐富,能是個有大成就的人嗎?”結(jié)果正如我所料。其實我是想起了烹飪之道中伊尹說過的話。
另一個講烹飪之道的故事!蹲髠鳌氛压,春秋齊國宰相晏子見到齊景公打獵回宮,齊王子猶據(jù)連忙迎接。齊景公高興地說:“只有猶據(jù)才與我相和!标套玉R上糾正說:“猶據(jù)只能說是和你相同,不能說相和,同與和是不一樣的。就好比炒菜,水、鹽、醋、油和菜加在一起,經(jīng)過烹調(diào),食物才能鮮美可口。就象君臣之間的關系,君錯了,臣就要糾正,君以為不正確而實際正確時,大臣也要堅持正確而否定錯誤,做到這樣才能政通人和。而今天王子猶據(jù)一味附同,君說是他也說是,君說不正確他也說不正確。好比炒菜,一味加水,難道好食嗎?”幾千年前的晏子從烹飪之道聯(lián)系君臣政治關系,治國為政關系,真是個千古名相。
烹飪之道也是管理用人之道。為了開一個公司,完成一項計劃,而組織成一個班子。就象古人所說的烹飪炒菜的道理一樣,每種佐料都不必相同,份量也不能多不能少,要恰到好處,缺任何一種佐料菜都不鮮美。人一樣,不必要求每個人相同,手指有長有短,正如《長短經(jīng)》所寫,重視每個人的優(yōu)點,量才而用,發(fā)揮每個人的崗位重點。職位無分貴賤,一視同仁,一碗水端平地處理好各人的關系,簡單地說就是象做菜。所以我平常喜歡炒菜,領悟烹飪之道。我以為這就是求和不求同的傳統(tǒng)文化。
錄入:mp0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