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時間,出差到德州,滿眼走出車站,滿眼的“扒雞”店鋪,禁不住就認真走訪了這個市場,希望能夠好好的了解一下這個有300年歷史,連宋慶齡都特地停車購買送給毛主席的“德州扒雞”,現(xiàn)在究竟怎么樣。
但是在走訪的時候我發(fā)現(xiàn),我比較失望,這樣一個知名的產品,市場表現(xiàn)竟如此糟糕。
一、總體一個字“亂”
目前的德州扒雞市場格局混亂,各企業(yè)的操作和管理也異常沒有章法。那么“德州扒雞”都有哪些表現(xiàn)呢?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。
在德州市場上,火車站和汽車站的周圍,大大小小都有幾十上百家的售賣扒雞的地方,所有扒雞店無一例外的都打著德州扒雞的字號,這樣一來,難免就出現(xiàn)良莠不齊的局面,如果一個外人來到德州,根本無法分清楚到底哪家扒雞才是真正正宗的,實際上,這種局面,是所有的加工扒雞的廠家都在透支“德州扒雞”的品牌資源,加上一些小型的不法廠家的病雞、死雞等坑害消費者的不法作為,終究會危害整個“德州扒雞”的品牌。
實際上,德州的扒雞廠家現(xiàn)在基本都是睡在祖宗遺留下來的這個金山上胡亂揮霍,到目前為止,沒有一家企業(yè)真正的在用心經營“德州扒雞”這個無形資產。如果任由這樣的情形發(fā)展下去,那么要不了多久,這個金字招牌就有失色的可能。
二、各有特色的廠家
目前在市場上少說該有幾百家扒雞加工廠,下面就表現(xiàn)稍顯出色的幾個廠家談一點個人看法。
“德州牌”。這是德州扒雞公司的注冊商標。但是實際上,雖然注冊了,和沒有注冊根本上沒有什么大的區(qū)別,因為“德州”的字號所有處于德州的廠家都可以用。所以,產地的優(yōu)勢對所有加工扒雞的廠家而言都是一樣的。而扒雞公司借助注冊商標來標榜正宗的初衷顯然是無法實現(xiàn)的。就包裝而言,扒雞公司的產品也顯得非常俗氣,根本沒有正宗品牌的貴氣,在所有的大小廠家的產品海洋中,黯然失色。在具體操作上,扒雞公司椐稱在全國30個省市都有銷售,但是銷售業(yè)績并不是很好,根據(jù)行業(yè)內人士的說法,扒雞公司年銷售業(yè)績(指扒雞)最多也就是1200萬,這和他們自己號稱的品牌資產9.6億是極端不匹配的,或者扒雞公司的策略重點在其他方面,但是扒雞不做大做強顯然有些遺憾)。在德州地區(qū),就火車站和汽車站周圍,打著“扒雞公司”旗號的扒雞店就有幾十家,這說明他們的經營和管理有極大的隱患,如果其中某一個廠家出現(xiàn)質量問題,將會殃及整個“德州”品牌,那么,遭受打擊最大的自然是扒雞公司。
永盛齋,這個號稱目前扒雞市場第一品牌的企業(yè),實際上扒雞的年銷售業(yè)績肯定不會超過800萬元。雖然他們聚集了一批銷售人才,但是就這個企業(yè)而言,管理和操作上都有很大的問題,他們今年斥巨資建成了新的廠房,但是銷售上仍然是很粗放的模式,我們認為如果不改變軟件方面的問題,不按照現(xiàn)代企業(yè)的操作和管理,那么他們的未來發(fā)展壓力同樣也會很大。
崔記、李記、韓記。這些廠家實際上現(xiàn)在還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廠家,充其量也就是個家庭作坊,他們依靠祖?zhèn)鞯陌请u制作工藝,前店后廠的模式,也就是個熟食店而已。我們在調研中發(fā)現(xiàn),即便是同一家的產品或專賣店,因為是不同的弟兄經營的,不論是門面裝修還是形象設計都各不相同,這種情況自然不利于發(fā)展壯大。
一德、金帥。這兩個企業(yè)是后起之秀,雖然在一堆的扒雞中看不出太多的特別,但是我們在調研的過程中發(fā)現(xiàn)他們在終端的鋪開率比較高,而也刻意凸顯自己的品牌,如果能夠認真操作,應該有異軍突起的機會。
禹城扒雞。在禹城,傻小二、屠記、李記各有千秋,但是在思維和失常操作上就大不一樣,我們在李記和屠記那里得到的信息就是,他們有悠久的歷史,號稱都是100多年了,但是這兩家都是守在自己的專賣店里面經營,根本沒有走出去的意愿和能力。
三、幾點建議
德州扒雞呼喚英雄,應該有一些企業(yè)能夠把發(fā)揚廣大“德州扒雞“這個作為自己的重要目標,重點經營“德州扒雞”這個品牌,努力挖掘德州扒雞的核心價值,作好形象定位。目前的扒雞市場無序經營,有極大的 品牌安全隱患。比如網(wǎng)上就有一個說北京有人吃了德州扒雞全家不適的報道,但是實際上,只能說是德州某廠家生產的扒雞。
所有企業(yè)都把“德州扒雞”放在顯著的位置,為什么不打自己的品牌?品牌區(qū)分是非常重要的,有利于把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強。
完善網(wǎng)絡建設,加強營銷管理。沒有網(wǎng)絡的生產企業(yè)是無法發(fā)展壯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