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色和紅色最顯眼,也最引發(fā)食欲—麥當(dāng)勞把這個理論運用得淋漓盡致: 金色的拱門,紅色的招牌,還有黃色的麥香雞和薯條。
那天傍晚看到一家連鎖的水果門店,把采購的一批桃子擺在門口銷售。幾步遠是個公交站,來選購的人還真不少,但仔細觀察一下,買桃子的人就是買桃子,對水果店里的其他商品不聞不問,最后帶動著店里的其他顧客也出來買桃子了。
問店主,他對客流量也不是很滿意。更糟糕的是,現(xiàn)在正是桃子上市的季節(jié),并不高,每個現(xiàn)場顧客的客單價也就是10元錢左右。
但前面一個街口的另一家水果店,門口也擺著桃子,雖然人氣不如前一家(人家有促銷嘛),但平均客單價卻能達到17元以上,這幾乎是前一家的兩倍了。
同樣是賣水果,咋有這么大的差距呢?
第一家水果店門口的桃子,可以說,賣相還不錯,到傍晚能保持成這樣,可見采購和配送是用心的。但問題是:在傍晚的光線下,顧客還能看到桃子是什么顏色?
紅色早沒了,只剩青了。
我們知道這家連鎖店的總部有嚴格的成本控制,因此店長不敢擅自在門口打燈。但代價就是人家能賣17,你只能賣10。話說回來,就是不打燈,就沒有其他方法改善賣相嗎?
賣相對水果店的銷售有多重要
1.水果店的顧客和超市生鮮區(qū)水果類的顧客有不小的差異。
超市水果區(qū)的購物者一般多是家庭主婦,甚至還有很多去搶購促銷品的老太太;但交通點和新興社區(qū)的水果店,尤其是連鎖型的水果店,相當(dāng)大比例的顧客是那些想吃水果又不想去超市挨擠的年輕顧客,也包括一部分送禮型的顧客。
2.超市的水果區(qū)如果有什么不足,還可由其他品類來補足。哪怕水果區(qū)沒什么亮點商品,但顧客到你這里要一次購足,順帶也就把水果買了。
但水果店不一樣,你的商品結(jié)構(gòu)孤立無援,因此要求更高的“表現(xiàn)力”,使店面有更好的色彩、布局表現(xiàn),盡可能給顧客一個注意、進門、購買和回頭的理由,而不只是價格、品種和品質(zhì)上的保證。
3.主要目標顧客在你這里買水果不能只是購物,還應(yīng)該是放松和享受。
對超市型的顧客,你的陳列再好他也不感冒;但年輕顧客或送禮顧客就不一樣了,他們對特殊氣質(zhì)和氛圍的店面更有興趣。尤其是能給水果店帶來持續(xù)價值的年輕女性顧客,她們對“不一樣”的定位需求非常強烈,你的店面氛圍不能跟街道、公交站邊上的水果攤一樣,不能過度凌亂,不能色調(diào)灰暗,而應(yīng)該是鮮艷的、沖動的、引起亢奮的,當(dāng)然有點背景音樂就更好了。
但一個小小的水果店能有多少預(yù)算?那你靠水果本身的色彩
很顯然,無論遠近,最顯眼的都是黃色和紅色。
你可能會說:這一點是個正常人都能看出來。你說得很對!做零售最要緊的就是從普通顧客的角度出發(fā)看問題,而不是落入計劃或贏利的圈套—那樣你只會強力推介讓顧客沒感覺的東西。
沒錯,顧客就對黃、紅這兩種顏色最關(guān)注!
科學(xué)研究證明,這兩種顏色最引發(fā)食欲—麥當(dāng)勞把這個理論運用得淋漓盡致。麥當(dāng)勞只靠金色拱門和紅色招牌吸引顧客嗎?別忘了麥香雞和薯條是什么顏色的?對,是黃色的!再加上橙黃色的面包、一點綠色的生菜—顯得更自然、更。
水果店也一樣。
陳立平老師曾經(jīng)說過:優(yōu)秀的水果陳列者都知道,在超市水果區(qū)靠近通道的地方,應(yīng)該陳列黃色、橘黃色、橘紅色的水果,這樣更容易吸引眼光和人流,才有拉動整個水果區(qū)銷售的可能。水果店,當(dāng)然也一樣。
強化色彩的陳列
對水果進行基于色彩的陳列,可以提升銷售。國內(nèi)外皆然。
更有活力的陳列,是讓氛圍(色彩是其中之一)超越顧客的想象,甚至讓顧客感覺:在這家店感覺真不錯,真有趣,甚至讓我能從單位的郁悶和乘車的疲乏中解脫出來—針對女性顧客的店就要這樣,給顧客提供超越他們平凡、健康之外的東西。
就像家樂福超市一樣,它的宣傳口號可不是強調(diào)低價,而是“開心購物家樂!保‖F(xiàn)在家樂福已經(jīng)是中國做得最好的大賣場,如果你的水果連鎖想做什么氛圍,也可以直接到附近的家樂福店里去看看。
即便你每個品種的量不多,也要做出“量陳”的感覺來—貨賣堆山。另外,你的陳列也可以考慮方便顧客一下子逛完所有貨架。
不妨試試這種陳列,看是否能讓顧客充分關(guān)注,心跳加快。別忘了配上最刺激的價格,牌子也可以用紅色和黃色,優(yōu)惠項目要醒目。
即使你的連鎖店背景再厲害,管理者水平再高,也別忘了向普通的售賣者,他們對于陳列的感悟可能比你的研究更厲害?纯,一個簡陋攤點的紅傘反照下來的光,就讓很多商品呈現(xiàn)出了更好的賣相。
挖掘其他亮點
當(dāng)然,對色彩的運用不一定是平面,也可以讓水果立體起來,形成立面沖擊力。別怕把水果壓壞,它們在箱子里也是摞這么多層—況且犧牲幾個,換來人流,值。
大玻璃墻雖然對于小水果店算是個奢侈品,但對于做品牌的連鎖來說,應(yīng)該成為其營銷策略的一部分。你有沒有觀察過,整個門面是通透的玻璃房,其銷售要好于封閉型的水果店。因為前者更“自由”,后者則更“壓抑”。
如果你做量陳的單品種類太少,沒辦法用別的商品顏色來烘托,陳列就值得—很多賣西瓜的人不懂得半拉瓜到底是用來做什么的,他們怕浪費而不愿多切。其實,半拉瓜是最優(yōu)秀的陳列用具,而且半拉瓜帶來的銷售更大。一排半拉瓜能形成震撼的效果,攤主甚至還用了幾個黃色的菠蘿來跟紅色搭配。
當(dāng)然,水果剖開的最大風(fēng)險是:顧客會認為不新鮮,但正規(guī)的水果連鎖店應(yīng)該采用一些說明和誘導(dǎo)打消顧客的顧慮。
水果店是一種專業(yè)店,如果供應(yīng)鏈和倉儲設(shè)施跟上,最好在品類上準備得豐富一點,可以超越其他水果終端。
在家樂福的水果區(qū),有個別品種(如水果)可能少人問津,但很多人都會去看,還會隨口說:“瞧,這就是外國進口的!可惜太貴了!”如果這些商品作個別促銷,便會吸引大量客流購買。
因此,如果有可能,別忘了像家樂福一樣,采購一些當(dāng)?shù)乜床坏降乃。雖然貴,但能唬人。它們的功效在于:能提升顧客對你水果店檔次和品質(zhì)的印象,還能反襯出其他水果的便宜。
當(dāng)然,這必須是真便宜,尤其在應(yīng)季的一些常購品種上,絕對不能比周圍的對手價格高。
另外,別忘了全面提升顧客的,拿點茅草裝點一下門臉,“原始感”是和自然、健康聯(lián)系在一起的—都市里很多顧客買水果不就是希望健康嗎?那咱就給他們造出個健康的環(huán)境。
記住,別把主流顧客定位在那些對價格挑三揀四的顧客身上,他們把你的降價桃子都搶光了,也不會關(guān)注其他水果。
啟示
也許本文應(yīng)該叫“紅色和黃色的故事”,但實際上,別的顏色只要找對方向,也一樣有效,例如技術(shù)類的藍色和雅致類的淡紫色。最重要的是,讓顏色成為你的“推銷員”。
這個“推銷員”必須充滿活力和自信,讓顧客感覺到:噢,它給我的帶來了高于商品使用價值的東西—因為人們身上缺乏什么,他們才渴望什么。